您当前所在位置:池州民盟 > 参政议政 > 党派提案

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与美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的几点建议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2-08| 浏览次数:

 

民盟池州市基层委员会

 

  大健康产业的发展需要优美的乡村环境作为支撑,其主体和对象是人,没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就没有吸引力。我市不仅有优美的、富有特色的生态自然环境乡村,还有很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近年来已经建成了一批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还有许多值得开发的村镇,这些都是我们发展大健康产业的首选地。我们在考察陈村等省级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时发现,当地的交通、水利、卫生、环保、文化、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出乎大家意料,平坦、整洁的水泥路和溪流环绕村庄,农民健身广场、文化站、文化长廊、八仙石雕广场、观光农业、农家乐等基础设施建设一应俱全,该村距市区不足12公里,这么好的环境和位置真是羡煞旁人,如果常年在这样的青山绿水与规划科学整洁的农村生活,将是怎样的幸福而健康的事。环境的健康是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没有环境这一载体人类就无法繁衍下去,所以我们要保护和珍惜自然。相比城市,我们广袤的土地和资源都在农村,因此规划建设好农村的生存环境,保护利用好有限资源,让青山绿水常在,让人与自然和谐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把美好乡村建设与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后,池州的名片将会增加靓丽的一笔---中国健康养生首选地或中国养生之都。为这一新的名片必须建设一批健康产业基地、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探索一批试点示范基地、形成一批知名品牌和产业集群。
  虽然我们在大健康产业方面已经有很好的尝试,如石台的慢庄、九华山的瑜伽健身基地等等,但还没有形成大的气候和规模,美好乡村与整个自然村落相比,从数量上来说是屈指可数,从区域上说大多是离市、县、乡较近,基本是一个行政村顶多一个美好乡村示范点,当然如果我们所有的乡村都能建设成美好乡村示范点一样,那么我们美丽中国,幸福池州就指日可待了。如果不能有效解决空心村问题,不能将美好乡村的外观美与农民纯收入的内在美相结合,不能整体根治美好乡村示范点之外的自然村落环境脏、乱、差问题,不能调动所在地农民的积极性,必然给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将带来负面影响。大健康产业高投入、高风险、投资回报、周期长等特点会给投资者造成一定的困惑。我们要多途径广泛宣传,充分发挥我们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按照“生态+”“旅游+”“文化+”的理念,切实把大健康产业作为发展生态养生、促进健康旅游、开发养生文化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为加快大健康步伐,实现全域旅游目标,真正做到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与美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要发挥农民的积极性,让广大农民参与到大健康产业发展中来。无论是特色小镇还是各具特色的大健康产业基地,都离不开农村、农业和农民,建设美好乡村,改善村风村俗,清除垃圾污染,提高生活质量,让农村绿起来、洁起来、亮起来、美起来,符合的农民心愿,倍受老百姓的欢迎。乡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主战场在农村,因而,一定要调动与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不能颠倒过,政府干、群众看,剃头挑子一头热,要通过宣传教育,动员、发动,让广大农民清醒认识到,建设美好乡村,发展大健康产业,既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幸福指数,又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一句话,要让农民看到愿景,看到希望,在家门口有事可做,有钱可赚,享受生活,又能致富,农民的积极性自然高涨。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的目的所在。
  二是要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大健康产业基地。由于我市自然、人文环境千差万别,因而在发展大健康产业上要统筹考虑,通盘规划,着力构建以生态养生为根本、禅修养生为特色、户外健身为支撑、健康食品为基础的大健康产业,同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区位、交通优势和环境优美的生态优势,结合美好乡村总体规划,注重培育农事体验型、休闲农庄型、农耕文化型、农业园区型、农家乐型、民俗文化型、科普教育型、温泉养生度假型、古村镇旅游型、回归自然型等多种休闲农业类型。要依托美好乡村和全域旅游,重点打造休闲度假、健康养生、旅游体验、风光摄影、静心禅修等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
  三是要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弥补基础设施短板。要花大力气积极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程,疏浚河塘沟渠,清理垃圾和杂草杂木,改善通行条件。水、厕所、垃圾、蚊虫和泥泞的道路是许许多多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青年人,出来工作后不想回农村的主要原因。自己都不想回老家,还想吸引外地人常来池州,来养生、养老,那是痴人说梦。因此,在建设大健康产业基地之前,解决农村上述五个方面普遍存在、长期存在的问题十分重要而又迫切,在此基础上,推进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荫化建设,努力打造成宜养、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乡村,让大健康产业有一个“健康”的平台和生存的环境,大健康产业才能“健康”地发展。
  四是要防止一窝蜂,搞大拆大建,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不可能是自发式的发展,必然要通过招商引资以及其他合作模式,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打造一批产业基地。在建设过程中,最怕的是一窝蜂式的遍地开花、小而散和大拆大建,把原有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破坏殆尽,新建的项目不伦不类。要特别防止在山清水秀、生态优美的乡村,建设的“医养结合”式的产业基地,因“三废”处理设施未能同步建设而造成新的污染,医疗垃圾尚可外运集中处理,因单个基地规模制约,难以建立污水处理中心,因而这类项目建设时,污水处理问题要成为优先解决的问题,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而决不能走先建设、后治理的老路。
  大健康产业是我市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有机统一的实现途径,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把大健康产业建成我市支柱产业的同时,把整个池州建设成为一个美丽的在花园。

 

主办单位:中国民主同盟池州市基层委员会 电话:0566-3117064
E-mail:xrx@cnt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