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池州民盟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如何解决企业用工 “用不上 引不进”两头难处境

吴敏
来源:池州民盟| 发布时间:2022-03-07| 浏览次数:

按:《池州统战》2022第6期采用,市委书记方正批示。

近年来,池州市在职业技能提升和人才引进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出台一系列的补助和激励措施,对劳动者素质提升和引进人才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但是用工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企业用工中出现的“新入职普通员工用不上”和“高端人才引不进”两头难问题成为困扰企业比较突出。   

一难:新入职普通员工用不上:

1、缺乏一定的就业技能,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无一技之长,难以适应企业用工需要;有些员工缺乏正确的就业意识和优秀的就业素养,不能以一个现代企业员工的身份要求自己,把自己多年养成的自由散漫的习惯带入到企业中,习惯把企业当作坊,作息时间不规律,不能很好的服从管理,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政府每年对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这块也投入不少精力、物力、财力,但是从企业角度来看,成效有但不是非常理想,事后企业还是要花大量的力气去做一些最基础的入职方面的管理付出,比如工作时间的遵守,不随地乱扔烟头等这些最基本的行为和职业习惯要花费企业大量的精力来扶正。

二难:高端人才引不进。

经济活动中,人力资源是派生性、从属性资源,人才流动的不均衡实属正常现象。近年来,我国人才流动可以说从“孔雀东南飞”到“一江春水向东流”,再到“新一线城市效应”。这样的人才效应,让一二线城市人满为患,三四线城市抢人大战,落后地区面对无人愿来的局面。池州,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启动,规模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也越发迫切。可作为四五线城市,在工资待遇、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方面“硬条件”不足外,一二线城市所拥有的新鲜感和包容度以及充足的个人发展空间这些“软实力”也不够,企业所需高端人才引进是难之又难。

二、对策与建议:

(一)新入职员工方面1、鼓励公司设置“传帮带”管理制度,不能任其野蛮生长。开展全员培训,让新员工尽快了解公司文化,同时培养老员工业务理论水平和培训能力,创造竞争好学氛围, “传帮带”管理制度纳入个人考核中,实施奖励机制。2、用好用对就业促进资金,加强对基层入职员工的基础培训。市政府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安徽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意见》努力在职业技能培训模式上闯出新路,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全要素生产率。通过财政补贴,一方面降低了企业负担,调动了企业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劳动者的技能,调动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建议在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案这块针对不同的企业和培训对象做培训方案,增强对新员工行为习惯和规章制度遵守等方面的基础培训。3、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文化能把战略当早餐吃掉。”优秀、适用的企业文化,可以让企业宛若新生。在企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不能忽视企业文化建设。不同阶段,企业文化的着力点也不同。初创期多以生存为导向,扩张期变成主旋律,成熟期则规范变得尤为重要。其实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做事的方式”,是大多数人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小企业不要以为有没有文化建设不重要,其实不然。文化塑造,可以唤醒初心,明晰、强化企业DNA。让员工产生价值认同,从而减少管理成本。

(二)高端人才引进方面

 1、政府要做人才引进的“有心人”。现代人比较讲究生活质量,对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据悉,每年也有一部分“北漂”一族离开北上广。欠发达地区的池州在这方面有较强优势,比如自然环境较好、空气质量高、消费成本低等。建议政府找准关键点,打造宜居环境,吸引人才入住。2、对于企业急需而又不愿来池的人才。建议政府在其所在的一二三线城市集中租赁办公场所,分散给企业需要引进的人才进行办公,这样既减轻了企业负担,也解决了企业引进高端人才的困境。3、注重对本土人才的“优化”。一是在氛围上引领。比如开展竞技评比、成果展览等活动激发人的潜能,以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为平台推送优秀企业家,非遗传承人、高技能人才的卓越成就和先进事迹,在全市形成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二是在政策上优化。针对不同的职业分类、适应不同岗位、层次的人才实际,精准实施激励政策,不断加大人才政策中技艺传承、技术革新等实际贡献的评价权重,在提供物质奖励的基础上通过领导挂钩等形式给予关怀,以让其获得社会认同感增强荣誉感。三是在能力上优化。完善培训机制,以主管部门为主导开展定点、定向、订单式培训,强化技能提升教育,并开展成果交流,既着力于产业园为载体,又不忘记支持比如“大师工作室”等传承基地的建设,让本土人才有更好的条件,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耕细作,多出成果。




主办单位:中国民主同盟池州市基层委员会 电话:0566-3117064
E-mail:xrx@cntc.edu.cn